前段时间,一份家政阿姨的简历在网上热传,相信很多人都有看到:

这份简历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,在于简历主人的不凡实力——硕士、会两门外语。最重要的一点,也是引起我们通信人重点关注的一点,就是她曾经作为中兴通讯客户经理,在非洲外派工作了两年。


也就是说,她曾经是我们通信人中的一员。

小枣君专门查阅了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(都市快报,5月27日公开文章),得知简历主人的名字叫刘双,32岁,陕西商洛人,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,专业是法语。毕业后,凭借外语特长和出色能力,加入了中兴通讯,常驻非洲小国几内亚。

2016年,28岁的她因为要结婚生子,所以毅然从中兴离职,回国结婚。

对此,她表示:“在非洲那两年经历,对人生无疑是一种宝贵财富”,“当时身边的同事还劝我,辞职放弃年薪30万的工作有些可惜,但工作和婚姻对我来说,显然婚姻更加重要。

辞职后,考虑到深圳生活成本较高,刘双和她丈夫商量,选择去了杭州这样一个生活惬意、发展潜力大的城市发展。

她先是在一家美发美业公司做了一年销售,后来,又去杭州一家早教机构教英语,再后来,也就是最近,发现保洁师和收纳师很有发展前景,于是选择尝试一下。她的爱人,目前在国内名企海康威视工作。


正在演示衣物收纳的刘双(照片来自都市快报、杭州新闻)

说实在话,当小枣君看到这份简历的时候,第一反应也是非常惊讶。不过,惊讶之余,细细想来,便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。

过去的时代,人们普遍对家政服务存在偏见,认为这是一种“伺候人”的工作,“很丢脸”。


但是,正如大家所见,随着时代的变化,社会观念也在变化。家政服务工作,正在向年轻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的方向发展。高素质高水平家政服务人才非常稀缺,地位丝毫不亚于职场白领,待遇也是水涨船高(根据刘双的介绍,她目前年收入可以达到30万)。

小枣君也仔细观察了一下朋友圈的评论,发现大家普遍的态度就是羡慕(她的学历和能力)、佩服(她的魄力和勇气)、向往(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)。尤其是通信行业的同事,言语之间表露出来的,都是赞许和钦佩。



确实,作为曾经的同行和同事,我也打心底钦佩刘双,佩服她不畏人言的勇气,还有敢想敢做的精神。


说起来,我勉强算是刘双的前辈,我是06年加入中兴,06至08年在海外打拼。后来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(结婚),放弃海外事业,选择了回国。不过我没有离职,而是转岗,又继续干了9年,2017年才离职。


2008年,我在罗马尼亚

说实话,在海外常驻,收入真的是很高的,远远超过同期的国内岗位。


也正因为如此,我一直建议刚毕业的年轻人争取去海外常驻,一方面可以迅速改善自身和家庭的经济状况,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个人视野,提升个人阅历,快速积累工作经验。此外,海外人员流动大,晋升的机会也更多,有利于职业发展。

不过,海外生活枯燥孤寂,工作强度大,对人的身心带来很大的折磨。而且,如果有男(女)朋友或已经结婚的话,长期异地恋或两地分居,也是很痛苦的事情。


所以,大部分同事常驻海外若干年后,会选择放弃,想办法转岗国内或干脆离职。也有不少同事选择坚持,或者干脆家属“随军”,夫妻双方共同奋斗,孩子也生在国外。

小枣君就有不少同事,结婚后仍然在海外常驻,妻子在国内工作+带娃,自己在外面打拼。这是比较无奈的选择,一方面国内没有合适的岗位可以转岗,另一方面可能多套房贷需要还,或者生了二胎,要赚奶粉钱,经济压力巨大。


除了经济原因之外,没有更好的转型方向,也是海外通信人不愿意回国的原因之一。


海外打拼有一个致命的缺陷,就是长期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客户关系没有办法在国内复用。回国之后,选择余地和资源远远不如国内同事。

海外通信人面临艰难的选择,国内通信人日子过得也不容易。

通信行业发展的整体下滑趋势,在5G的强力带动下,目前有所缓解。但贸易战和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。


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企业生存也是难上加难。

除了少数头部企业之外,大部分通信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都在下降,甚至亏损。就连以往日子比较滋润的运营商,现在也是压力山大,不断寻求报团取暖,减员增效的口号也是此起彼伏。

危机之下,员工难免会心生焦虑—— “万一失业了,我该怎么办?” 


35岁以上的员工,焦虑感尤为强烈。

前几天网上一篇标题我,35了,转行干啥?的文章,戳中了很多人的心。文章戏称:

“35+的人,人脉多的可以卖保险,人脉少的可以开滴滴,实在不行送外卖,早不面对老遭罪。”

非常真实,难道不是么?

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多年,35岁就活该被卸磨杀驴吗?通信人,面对严峻的形势,又该如何面对?

作为同样35岁开始转型的一个普通通信人,经过几年的摸索,我有一点点的经验和心得,分享给大家:

一、千万不要固化在当前的圈子里,要努力拓展更多的人脉。

人脉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财富。尤其是步入30岁之后,人脉能带来的帮助,非常巨大。


通信人,尤其是大型企业或研发岗位,工作方面接触的人很少,人脉圈子非常狭窄。一旦离开岗位或单位,脱离平台,就非常吃亏。

在目前在岗的情况下,建议多参加一些行业活动(展会、研讨、沙龙等),建立多维度的人脉关系。或者,积极参加一些兴趣爱好活动,结识圈子外面的朋友,拓宽视野,获得更多的跨行业信息。


当然,一方面结识朋友要注意防骗,另一方面要避免无效社交。

二、能力是硬通货,有能力的人才会被认可。

不管是技术,还是情商,都是个人能力的组成部分。在社会上混,靠的就是能力和资源。


刚才说人脉资源,人脉资源也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。没有人会愿意和无能的人交朋友。人脉资源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是一种能力交换。并不是所有的朋友关系都是建立在友情上的,这是社会现实。

很多人认为自己工作了十多年,这十多年积累的经验就是能力。这其实并不全对。现在的“后浪”很厉害,你自以为是的十多年经验,年轻人两三年就积累到了。而年龄的巨大优势,是你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比拟的。


重复的工作并不等于刻意练习。在重复工作的同时,应该多用脑子思考,如何改进和提升,如何引入创新,如何提升效率。有句话说得好,“Think big,think long”。

通信行业技术迭代很快,知识更新也很快。有时候一年不碰技术,回来就会看不懂。

在这种情况下,通信人的知识刷新必须保持在很高的频率。想要不被淘汰,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。


我观察到,现在有很多人学习非常勤奋,不停地考证拿证,紧迫感很强。也有很多人选择麻木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混日子。随着时间变化,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了。

其实,话说回来,对于现在35-40年龄段的通信人来说,情况没有那么悲观。


绝大部分人,房子肯定是有的,而且房贷也还完了。不少人应该有两套以上的房子,估计多套房的房贷会有一点点压力,但毕竟是投资,房价上涨的收益是巨大的,资产在缓慢增值。


养娃方面,大部分人肯定也都有娃,据我观察,一半以上有二胎。对于35+年龄的通信人,养娃的压力其实并不在于奶粉和纸尿裤,更多是来自培训机构的学费压力。英语早教那种,一年上万的学费。舞蹈、钢琴、画画、国际象棋、跆拳道、机器人啥的,七七八八加起来,比较恐怖。


再有就是担心小孩以后升学或出国求学,需要用钱,或者想给孩子准备房子。有这些想法,会随之带来经济上的压力,还有赚钱动力。

换句话说,35+的通信人,其实都有钱,只不过是钱多钱少的问题。大部分人,财务自由停留在菜场自由、饭店自由、旅游自由这样的初级阶段,无法达到看病自由,房子自由,国籍自由的高级阶段。


财务自由的九个阶段


在这种情况下,中年通信人的焦虑主要是担心失业,断了源,以后坐吃山空、老无所依。


正因为如此,我提醒通信人一定要更加谨慎。千万不要因为焦虑,病急乱投医,反而被割了韭菜。我就见过有人投资不慎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给亏了的当然,也有人给骗的。两套房,不到半年,就少了一套。


当前经济形势下,做选择一定要慎重,有想法也一定要慎重。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,千万不要随便花钱,也不要随便裸辞。这种行为解决不了焦虑,只会带来损失



最后,我给大家打打气。

我们通信人,其实都是很厉害的。那么复杂的技术,我们都能搞得定,那么恶劣的环境,我们都能适应和生存,那么难搞的项目,我们都能摆得平。所以,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们。


时代在变化,我们也在变化。我们能上能下,能屈能伸。再大的危机,我们也能够微笑面对,因为我们是百折不挠的通信人!




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鲜枣课堂

作者 鲜枣课堂

发表回复